与国际流媒体专家组成员优度公司钱明博士对话

     CDN已经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业界普遍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特意采访了国际流媒体专家组成员、优度宽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TO钱明博士。


     记者:什么是内容发布网(CDN)?


     钱明:狭义地讲,内容发布网(C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构建方式,它是为能在传统的IP网发布宽带丰富媒体而特别优化的网络覆盖层;而从广义的角度,CDN代表了一种基于质量与秩序的网络服务模式。简单地说,内容发布网(CDN)是一个经策略性部署的整体系统,包括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网络请求的重定向和内容管理4个要件,而内容管理和全局的网络流量管理(traffic management)是CDN的核心所在。通过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CDN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总的来说,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也称作代理缓存(Surrogate),它位于网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一跳”(single hop)之遥。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务器(通常位于CDN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透明镜像。这样的架构使得CDN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而这些用户是不能容忍请求响应时间有任何延迟的。


     记者:CDN与现有其它的内容发布模式有什么不同?


     钱明:与目前现有的其他内容发布模式相比较,CDN强调了网络在内容发布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入主动的内容管理层的和全局负载均衡,CDN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的内容发布模式。在传统的内容发布模式中,内容的发布由ICP的应用服务器完成,而网络只表现为一个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这种透明性表现在网络的质量保证仅仅停留在数据包的层面,而不能根据内容对象的不同区分服务质量。此外,由于IP网的“尽力而为”的特性使得其质量保证是依靠在用户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端到端地提供充分的、远大于实际所需的带宽通量来实现的。在这样的内容发布模式下,不仅大量宝贵的骨干带宽被占用,同时ICP的应用服务器的负载也变得非常重,而且不可预计。当发生一些热点事件和出现浪涌流量时,会产生局部热点效应,从而使应用服务器过载退出服务。这种基于中心的应用服务器的内容发布模式的另外一个缺陷在于个性化服务的缺失和对宽带服务价值链的扭曲,内容提供商承担了他们不该干也干不好的内容发布服务。


     记者:CDN的建设与互联网价值链的整合又有什么关系?


     钱明:纵观整个宽带服务的价值链,内容提供商和用户位于整个价值链的两端,中间依靠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其串接起来。随着互联网工业的成熟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在这条价值链上的角色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分。比如内容/应用的运营商、托管服务提供商、骨干网络服务提供商、接入服务提供商等等。在这一条价值链上的每一个角色都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才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从而带来多赢的局面。从内容与网络的结合模式上看,内容的发布已经走过了ICP的内容(应用)服务器和IDC这两个阶段。IDC的热潮也催生了托管服务提供商这一角色。但是我们发现,IDC并不能解决内容的有效发布问题。内容位于网络的中心并不能解决骨干带宽的占用和建立IP网络上的流量秩序。因此将内容推到网络的边缘,为用户提供就近性的边缘服务,从而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整个网络上的访问秩序就成了一种显而易见的选择。而这就是内容发布网(CDN)服务模式。CDN的建立解决了困扰内容运营商的内容“集中与分散”的两难选择。无疑对于构建良好的互联网价值链是有价值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记者:电信运营商具备建设CDN的需求和条件吗?


     钱明: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国内电信运营商投入大量资金在宽带骨干网络、宽带接入网络建设等方面,宽带网的基础结构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为了丰富宽带网上的应用资源和内容,有效地让宽带网络为最多的用户服务,从而让有效的投资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电信营运商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奠定了以宽带接入和网络流媒体视频应用为代表的宽带应用模式的坚固基础。传统宽带应用方案需要从用户到服务器之间端到端的保证1.5M~4M的带宽来保证多媒体应用的质量。而目前宽带ADSL接入用户的带宽都在300k~1.5M之间,LAN接入的宽带用户虽然理论上有10M的接入带宽,但是实际上由于楼宇共享网络设备的因素,实际使用带宽并不能完全保证。这种状况使得大规模商业化的运营无法开展。而CDN的引入,使用户能以最快的速度,从最接近用户的地方获得所需的信息,彻底解决网络拥塞,提高响应速度。


     记者:谁为CDN买单?


     钱明:互联网工业的发展需要与整个社会消费能力和产业发展相适应,需要形成完整的价值链。在这个价值链中,有用户、内容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而网络运营商又包括接入服务商、基础网络运营商、托管服务提供商等,而CDN运营上是由谁来付费,价值体现在哪一点,是核心问题。CDN认为付费的是用户和内容提供商,而价值最大的体现点则是内容供应商,CDN运营商则通过提供平台和建立收费机制以及与内容供应商分账的商业模式来创建“正反馈”的价值链。从这角度而言,CDN的建设和运营对于电信运营商是有帮助的。


     我个人认为,CDN的运营有两种模式可以参考,第一种是国外的CDN运营商(如Akamai)目前采用的。在这种模式下,CDN为内容提供商提供了有质量保证和局部个性化的内容发布服务,从而以占用的带宽和存储容量为单位向内容提供商收费。第二种是可以参考i-mode的模式,CDN以其作为一个有质量保证的内容发布通道吸引某些收费业务的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采用代收费并从中分成的模式获得回报。此外,我认为,这两种模式可以混合,可以分不同的业务类别,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


     记者:优度公司CDN解决方案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钱明:优度CDN解决方案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内容缓存:位于POP接入点或多点IDC中,可缓存静态的WEB内容和流媒体内容;本地负载均衡:在IDC中,可对内容缓存负载平衡及访问控制;全局负载均衡:在POP点或IDC中,负责通过静态或动态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选择最佳的访问站点;CDN管理系统:由于CDN系统是提供给多个用户共享,所以需要一个中心管理系统作为CDN的集中管理。该解决方案的核心思想在于内容的管理和全局的流量秩序控制,通过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和服务品质,提高Internet网络中信息流动的效率。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问题,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水子 中国网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