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计算机之父—-乔治·斯蒂比兹

    1995年元月3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计算机历史协会发布讣告沉痛宣布:达特默斯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乔治·斯蒂比兹(George Stibitz,1904~1995)博士,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汉诺威市他的寓所,终年90岁。讣告不仅称他是实现计算机远程遥控的第一人,而且也是举世公认的“数字计算机之父”。


    几乎在相同时期,美国科学家斯蒂比兹与德国工程师楚泽独立研制出二进制数字计算机。有趣的是,斯蒂比兹的Model-K计算机与楚泽的Z-3计算机采用的元件相同,都是使用电话继电器,研制的地点都在自己家里。惟一的区别是楚泽选择了起居室,而斯蒂比兹的发明却诞生于厨房的餐桌。


    斯蒂比兹1904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约克市,在迪尼逊大学获学士,在协和学院获硕士,在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专业方向都是数学物理。斯蒂比兹的计算机名叫Model-K(K型机),“K”写全了就是“Kitchen table”,即“厨房餐桌”型。1937年11月,斯蒂比兹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1938年9月,命名为M-1的数字计算机研制工程启动;一年之后,即1939年9月,斯蒂比兹交出了满意的机器。


    1940年1月8日,M-1开始运行,标志着美国的第一台数字计算机诞生。


    M-1电磁式数字计算机只使用了440个继电器和10个闸刀开关,就完全解决了复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一次复数乘法约需30~45秒钟;计算同样的题目,人工手摇计算机需要15分钟时间。


    1940年9月,美国数学会在达特默斯大学召开学术会议。会议期间,斯蒂比兹派人前往,向包括冯·诺依曼等数学大师在内的著名学术带头人,公开演示如何遥控操作M-1计算机。与会者惊奇地看到,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达特默斯大学所在地汉诺威,潇洒自如地操作远在纽约的M-1做复数运算,结果即刻通过电话线由会场里一台打字机输出。这一次成功的演示,在计算机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实现了计算机远程控制。


    从1940年到1949年,斯蒂比兹接着主持了M-2、M-3、M-4、M-5型电磁式计算机的研制,以满足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恢复建设对计算机的需求。


    从50年代开始,他在伯灵顿担任咨询顾问,直到1983年退休。他一生在计算机领域共获得38项技术专利。


    为了表彰斯蒂比兹的功绩,1997年,美国计算机博物馆以他的名字设立了一个著名奖项——“斯蒂比兹计算机先驱奖”,颁发给那些仍活在世上的计算机时代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