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图的定义与类型,内容与特征及用途

普通地图是综合、全面地反映一定制图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该地图内包含有地形、水系、土壤、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内容。广泛用于经济、国防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并可作为编制各种专题地图的基础。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目前,研究普通地图的设计和编绘、普通地图的整饰和分析研究等,已成为普通地图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普通地图定义与类型

普通地图是均衡地表示地表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类有大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中比例尺(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和小比例尺(小于等于1∶100万)普通地图之分。

按比例尺和内容的概括程度分类有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简称地理图)之分。

地形图   一般是指按照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地图投影、分幅编号,统一的测(编)制规范、图式符号系统,统一的比例尺系列(我国规定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  5万、1∶1万和1∶5千),统一组织测制的1∶10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地形图覆盖了全国,可供各地区、各部门使用,是国家基本系列普通地图。除此之外,地质、石油、煤炭、水利、电力、交通、林业、农业、城建等行业部门,根据测量、勘测设计、规划的需要,也常测制1∶1千—1∶5万等比例尺的地形图。这些专业性地形图和国家地形图相比内容有所增减。

地理图   是指相对概括地表示制图区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普通地图。通常,地理图的比例尺都小于1∶100万,如全国地理图的比例尺常用1∶150万、1∶200万、1∶250万、1∶300万、1∶400万、1∶600万等系列,但也有些省区县域地理图,比例尺大于1∶100万,在1∶20万~1∶75万之间。

二、普通地图的内容与特征

普通地图的内容包括数学基础、地理要素和图边要素,其中地理要素包含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和独立地物等。

普通地图具有许多重要特征。

1.完备、均衡性

对于地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普通地图能客观、较为完备和均等地表示其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的基本特征,反映制图区基础信息,供使用者了解和掌握某区域的自然、人文概况,不着意突出或详细表达某单一要素。

2.可量测性与概括性

普通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精确性和概括性主要受比例尺制约。比例尺愈大,所表示的内容愈详细,精度愈高,即可量测性愈强,但概括性愈弱;比例尺愈小,所表示内容的概括性愈强,精度愈低,即可量测性愈弱。故大、中比例尺地形图可量测性较强,小比例尺的地理图概括性较强,可量测性较弱。

3.制图规范的一致性

地形图采用统一大地控制基础、地图投影(我国除1∶100万地形图采用等角圆锥投影外,其余皆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比例尺系列、制图规范、符号系统、色彩设计等,因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便于拼接和使用。

4.系统性

由于国家地形图采用8种比例尺系列,构成较完整的系统,能详细或较概括地反映制图区概况,能基本满足不同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地图使用要求。

5.权威性

由于地形图一般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测(编)制,有科学、严密及严格的规范要求,所以具有权威性,为信息共享创造了基础条件。

6.应用的广泛性

普通地图不但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军事、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领域,而且其空间信息的特点可在不同的行业部门发挥作用,特别是GIS、GPS、RS和数字地球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地图使用和制作越来越大众化,使得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

三、普通地图的用途

普通地图应用领域广泛,常用于一般了解和掌握制图区的基本概况。地形图可用于编制地理图,普通地图可用于编制专题地图。由于不同比例尺普通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和概括程度不同,其应用范围和应用功能亦不同。

1∶5千、1∶1万、1∶2  5万地形图     内容详细、精确,每幅图包括实地面积不大,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城市规划、农林生产建设、战斗战术设计、侦察作战等方面。

1∶5万、1∶10万地形图     内容较详细、精确,每幅图包括实地面积稍大,主要供规划设计、勘察选线、野外考察、地形研究、资源调查、战术演练、指挥作战等使用。

1∶25万、1∶50万地形图     内容较概括,每幅图包括实地面积较大,主要供区域规划、总体设计、道路选线、资源普查、战役战术指挥、多兵种协同作战等使用。

1∶100万地形图     内容相对概括,主要供国家、省区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开发建设、战略拟定、统帅指挥等使用。

小于1∶100万地理图     概括性强,主要用于一般参考、文化教育、战略方针确定、中远程导弹发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