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数字化描绘新生活

广州数字化描绘新生活



  想象一下:刚下飞机初到广州的你虽然“人生”却“地熟”--依靠规划出的地图就可以“直认他乡做故乡”;想了解自已生活着的城市,国家和星球,可以从网络上取得各种各样的旅游服务;老板让你筹划商务旅行,你上网委托专业人士给出迅捷的回复;下班前几分钟,用电脑“通知”家里的空调、厨房、庭院里的喷水什么的都活跃起来;在路上顺便用路边的政府公用装置通过邮政系统给朋友们寄出自已个性设计的明信片;如果不舒服,拿着医疗卡到医院,排队、加塞通通消失,取药、结帐方便快捷……8月29日在广州,这一切都已经成为鲜活的事实。
  
电子政府已具雏行


  这是广州数字化建设所带来的变化中的几个典型例子。在29日短短的9个小时里,记者从城建、旅游、邮政、家居、医疗等诸多方面亲身体会到这种变化。
  一提到“信息时代”、“数字化建设”,人们似乎觉得有些遥远,其实不然。一位天河区年轻的信息工程师说道,作为经济学的硕士、高级程序员的他放弃了百万年薪的机会,在天河区政府负责信息工作,搞他心爱的“电子政府”工程。记者在他们的网站上看到,电子政府已具雏形。比如,基本上实现了网上公文批阅和网上办公,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文件的时间缩短到了原来的2/3;做到了政务公开,所有政府窗口部门和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都在网上公开,市民还可以在网上公开反映问题,推委扯皮的情况被抑制;在吸收了企业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他们提出要将政府信息化系统有效地融入到区政府管理中去,成为政府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规划局里地图多


  在市规划局,工作人员展示了他们信息化的工作成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们已经建成了100多个专题数据库,数据量达10G,覆盖全市行政区范围的基础地形图、城市地理基础信息专题图、数字影像、多光谱卫星遥感、规划信息库为市政规划、居民生活提供全面的服务。这种数据库配合窗口式的服务,使得廉正建设落到了实处,记者看到了市府领导们对某项目的明确意见,同意与否定一目了然,让人放心。在规划局的网页上,广州的历史沿革、地理风情、人文环境、规划建设都历历在目,网民还可以在论坛上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和问题,规划局将在网上予以回复。
 
 数字旅游之“任我行”


  作为“朝阳产业”,“广之旅”公司的黄少文总经理显得很自信:他们已经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单位”中唯一的一家旅游公司;他们的品牌是著名商标,徽标“木棉花”红遍了广州。这些和他们在电子商务上的努力分不开。除了为人所熟知的“中国旅行热线”这个网站,他们现在正努力开发面对企业和团体的商务旅行业务。通过电子化的手段,为传统的商务旅行提供廉洁、高效、迅速的服务。
  
“电子邮局”之现实版


  在广州市邮政局的大厅里,记者注意到顾客并不多。邮政局长介绍说,在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三流合一”的基础上,广州的市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和邮局提供的公用装置和邮局的上门服务方便、快捷地获得邮政服务,电子化的营业窗口只是渠道之一。比如,邮局现在开展的185电话服务就拥有三百个坐席,具有8大项,80多个小项、300多个种类的服务体系,日均电话接入量达到了15000多个。在他们提供的“邮政网上百事通”的服务终端上,市民可以使用各类银行卡享受购物、票务、交费、礼仪、彩票查询等家居服务。
 
“聪明屋”


  高素质房地产商是数字化的先锋。在丽江花园小区的智能化房屋中,管理人员表示,只要是用电的设备,他们基本上都可以做到电子化控制,在这种小区里居住的人们可以享受到视频点播、网上旅游、网上购物、网上游戏、远程交费、在线证券交易、IP电话等诸多服务。见多识广的“老记”们在参观的时候也算开了眼界,一些人更是感兴趣:他们开始询问有关的房产细节,大有“先购为快”的架势。
  
“有了一卡通,看病不用半点钟”


  在省人民医院,病人看病会免费得到一张“医疗卡”,有了这张象身份证一样的卡片就方便了许多。用卡片挂号后,电脑就自动分配专科或者病人指定的医生,随后你只要静候大屏幕上出现你的号码、诊室和医生,就可以去了,绝对不会有加塞什么的,医生从电脑上读出病人的信息,诊断后通过电脑开处方、验单,病人只要照着打印出来的单子到指定部门处理就行了,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30分钟。据统计,病人的满意度超过了90%。
  
我们的希望


  一天的采访下来,记者感到确实有很多企业、部门在努力使自已达到现代化的标准,并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们共同的经验表明,最重要的企业、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危机意识,确实感受到变化的压力和动力,主动地以高标准来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我们的政府部门、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才真正能走进我们的数字时代,为我们的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否则,在进步者已有成绩的背后,就必然会有被淘汰的失败者。


(摘自中国﹒3S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