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一、系统开发背景
  中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列世界第108位,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等不利因素,水资源短缺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
  水资源短缺加剧了用水竞争性,部门间、地区间的用水竞争又引发了投资竞争,不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解决用水竞争和投资竞争的方式不同,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与环境诸方面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水资源短缺使得水资源管理与决策问题的复杂程度超过了以往,迫切需要在方法上和手段上加以改进,推进我国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与决策水平。
  水利部水资源司一直十分重视水资源信息化的建设,1996年即在全国300个县进行了取水许可微机管理的试点工作,随后又对“广东省水政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江苏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的建设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指导。这些系统的建设为建立全国统一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全国其他地区开发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积极性。
  基于水资源工作统一管理的特点,为规范水资源信息的存储,便于信息的交流,以及避免系统的重复开发,水利部水资源司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为主持单位,联合山西省水资源研究所统一开发全国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二、系统建设目标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以标准化、网络化、空间化为主要特征,建成全国、流域、省、地(市)以及县(区)等各级通用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实现全国联网,作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系统的建成将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和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为地方即全国的水资源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和先进有效的技术支持,增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和组织能力,为“依法治水、科学管理”提供新一代的管理手段,并便于有效地利用宝贵的水资源信息。
  总之,系统的建成将进一步规范水资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变化,满足水资源信息共享的需要。
三、系统主要内容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资源日常管理工作而开发的计算机系统,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管理和水政管理两大部分,其结构框图如图一、二、三所示。



图一、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图



图二、水政管理框架结构图


图三、水资源管理框架结构图


由于系统内容庞杂,结构复杂,为便于不同对象的用户使用,系统的开发根据其特点,在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的基础上,又将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各子系统既可以独立调用,之间又通过共同的数据库实现有机联系,使系统既能达到使用方便的目的,又能使系统资源共享。这些子系统包括:取水许可管理系统、水资源费征收及使用管理系统、入河排污口管理系统、水质监测管理系统、水利工程管理系统、水政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年报系统、水资源公报系统、水资源评价系统、需水预测子系统、水中长期供求计划系统、水资源规划系统、水资源保护规划系统、水资源简报系统、综合数据库维护系统等15个子系统,以及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这些系统涵盖了水资源日常管理工作、水资源规划工作及水资源信息统计工作等各个方面,能有效地满足帮助水资源管理人员工作的需要,起到计算机辅助管理的作用。
四、系统集成环境
  为满足水利部要求信息化建设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需要,系统的集成环境参照水利系统现有信息系统的环境,并保持系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落后的前提下,进行了统一选型:
4.1 硬件和软件平台
1、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平台
服务器(后台):
客户机(前端):
网络部分(包括路由器、集线器、网卡、网线等)
外部设备:数字化仪、绘图仪、彩色扫描仪、打印机等
2、全国防洪规划信息库系统的软件平台
1) 操作系统:
服务器:Windows NT;
客户机:Windows 98/95
2) 数据库管理系统:
服务器:Sybase for NT;
客户机:开发工具PowerBuilder、Visual Basic、InterDev等;
3) 地理信息系统:
服务器:ARC/INFO for NT、MO IMS;
客户机:ArcView, Map Objects;
4) 网管系统:
网络通信协议:TCP/IP、NetBEUI等。
4.2 网络设计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主干网工程、流域级网络工程和各单位部门局域网工程三块,自顶向下进行建网工作。
1、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干网工程
以目前通用的公用数据网络为依托,建设与其他部门和行业联网的,联接七大流域机构规划主管部门的主干网。
2、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流域级网络工程
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干网系统的基础上,建设联接各流域机构到各省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流域级网络工程。
3、各单位内部局域网工程
根据各水资源管理单位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技术建设各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局域网。
五、系统特点
水资源管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实用性:以切实满足水资源管理工作为出发点
2)严谨性:系统的逻辑设计严格遵守管理工作的规定程序
3)通用性:能满足国家、流域、省、地、县各级水资源管理机构使用
4)开放性:在遵循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系统完全开放,可以连接其他系统
5)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六、小结
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在使用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持续开发过程,目前整个系统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但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热诚欢迎关心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期共同开发出能切实满足水资源管理需要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资料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