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高校专业介绍之中国矿业大学(江苏)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学院简介: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0人,其中教授18人(含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7人。设有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学院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1995年以来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教学科技奖励50余项。我院曾勇教授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学院与许多国际上著名大学相关学科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学术交流活跃。我院本科生按专业大类实施"5+3"分段式教育,教学实施三层次培养计划,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资源地质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地学信息处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设3个专业方向:资源勘查工程、岩土工程与勘查技术、应用地球物理与信息处理。专业核心课程有: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信息技术等。毕业生可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应用地球物理学及地学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学士学位。
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基础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地球物理学和应用地球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咨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专业方向为应用地球物理与信息处理专业方向,主要学习工程数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的数学方法、弹性波动力学、电磁场论、应用地球物理学、矿井地球物理等课程。毕业生主要面向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城市勘察部门、资源勘查单位、信息产业部门等,可以从事地球物理、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既有资源开发评价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又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核心课程有: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城乡总体规划、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毕业生可在区域、城市、资源、环境、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城乡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学士学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能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从事水文水资源勘察、评价、规划设计、开发利用与管理、预测预报、施工、行政管理、技术经济分析、水资源保护、废水资源化和矿井水害防治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核心课程有: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水文学原理、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工程学、水力学、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工程中的应用等。毕业生可在水利、城建、国土资源、能源、交通、农林、环保、国防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勘测设计、分析评价、规划管理、预测预报、技术经济分析、行政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学士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一定医学与工程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结构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工程方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电路分析、模拟、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与显示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技术学和现代管理知识,毕业生面向科研院所、医院、公司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影像设备管理和医学信息采集处理等工作。本专业由我校和徐州医学院联合举办。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