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中科院遥感所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5题.共20分)

1.虚拟现实.2.空间信息格网.3.数据互操作性.4.数据挖掘.5.空间索引

二、填空(共7题。50分)

1.完全栅格数据结构的三种格式。

2.投影变形的类型,高斯投影的类型。

3.空间数据的三种类型。

4.GIS的起始年代(60)。

5.数据建模的三步骤。

6.空间分析的三层次。

7.空间实体的三种表达。

三、简答题(5题.50分)

1.地理信息的构成.

2.GIS的开发步骤.

3.元数据的作用.

4.数据质量标准的内容和要素.

5.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四、GIS在航天载人工程中的应用。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地理信息系统2、 空间信息网格3、空间数据挖掘4、数据互操作性5、空间索引

填空题

1、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 )年代。

2、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起始于( )年代,其标志是( )。

3、( )、( )和( )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要素。

4、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转换主要包括( )和( )。

5、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分为( )、( )和( )三个层次。

6、空间关系通常分为( )、( )和( )三类。

7、手扶跟踪数字化的精度受( )、 ( )和( )三种条件的影响。

8、空间信息查询方式主要有( )、 ( )和( )三种方式。

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的括弧中写入“对”或“错”,每一题答对得4分,答错不扣分,共20分)

1、若某一弧段的左、右多边形分别为A和B,则A、B两个多边形相邻。( )

2、若弧段A和多边形P无交点,则A和P是分离关系。( )

3、利用游程编码数据结构一定能够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

4、对于等角投影,面积越大,造成的畸变越大,因而大面积的区域制图不适合使用等角投影。( )

5、开放式GIS的目的是实现异构分布数据的共享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

简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简述空间数据质量的标准要素

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及意义

论述题(共两题,45分)

1、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注目的重大水利工程。若根据蓄水前后的水位计算淹没区范围、淹没耕地面积及淹没区移民数量,你需要哪些基本数据?并结合GIS的功能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25分)

2、给定某一海域的海面观测点分布地图及每个点的海面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现需要计算该海域内某一天的海面温度等值线分布及温度变化梯度分布,请利用GIS的功能给出求解方法和步骤。(20分)
GIS名词:

1.数据精度 2.矢量数据结构 3.透视图 4.层次分析(ahp)法 5.gml

问答:

1.游程长度编码,说明其编码方法并设计一种方法对题中给出的7*7图编码.

2.纸质地图如何转为矢量电子地图.

3.遥感数据和gis数据融合的方法及意义.

4.给出一个关于环境监测数据(如二氧化硫浓度)的点图层和区域图层(包括区域名称)

(1):确定每个监测点所在行政区域名称,

(2):确定图中所有点的环境监测数据,

(3):要求每个点周围10公里内必须有监测站,求出没有被覆盖到的区域。

5.请为一部门设计一个关于人口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并给出详细解释。

名词解释5*6=30分,15*4=60分,30*2=60分.

一1、webgis 2、信息系统 3、元数据 4、属性数据 5、TIN

二 1、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源和输入方法

2、(有一幅点线图)请根据图叙述矢量拓扑结构的编码方式

3、(一副带数据的栅格阵列图)什么是栅格数据编码,请根据图举例

4、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的比较和相互转换算法

三 1、请以城市应急事件为例,叙述数字城市的监控系统的设计

2、(计算题)给出一个10×10的dem阵列,计算坡度,缓冲区的要求值等让你进行空间分析(一个结论:考北大gis的一定要把dem那部分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充分掌握,绝对没错的:))(补充一下, 最后一个题目,还有一个二进制的遥感数据,不是计算题那么简单,应该是一道分析题,先是叙述空间分析建模的过程,再划出流程图和计算结果图,计算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