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作之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方法及绘制原则
- 经济地理
- 2007-10-15
- 108热度
- 0评论
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普通地理图(General Map)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以及主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等。
一、居民地
居民地是人类生活居住和进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地,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要素,其对于国民经济建设、文化科技、教育、国防军事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普通地图上要求表示出居民地的分布、类型、外围或街区形状、建筑物质量特征、行政等级以及人口数等。
1.居民地的分布
居民地按政治、经济地位,人口数量,居民职业,建筑物规模及其质量等,我国常分为城市、集镇和村庄三种:城市是指县级及其以上政府驻地,包括直辖市、省(自治区)辖市、地区(自治州、盟)辖市,县、市、旗政府驻地等;集镇是乡镇级政府驻地,还包括农场、集市、厂区、度假区等;村庄是指农村散列式居民地。
由于比例尺大小变化和居民地规模及其集中、分散程度的不同,普通地图上既可以用依比例尺的真形面状符号表示居民地的分布(如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的城市、集镇以及乡村);也可以用不依比例尺的定位点状符号位置表示居民地的分布(如比例尺小于1∶100万普通地图上的圈形符号)。
2.居民地的形状、类型
居民地的形状主要由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构成,普通地图上要尽可能依比例尺表示出居民地的真实形状。
居民地的外部轮廓主要由街道网和居民地边缘建筑物构成。随着比例尺缩小,居民地外部形状将由详细过渡到概略,城市形状可用简单外廓表示,小比例尺地图居民地形状则无法显示,只能用图形符号来表达。
居民地的内部结构主要依据街道网图形、街区形状、广场、水域、绿地、空旷用地等来表达。街道网图形构成了居民地的主体结构,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详细表示,即以黑色平行双线符号显示。街区是指街道、河流、道路和围墙等所包围的、由建筑区和非建筑区构成的小区。在地图上要尽可能地依比例尺绘出街区界线,并填充45°斜晕线。
城市、集镇和村庄三种居民地类型,在地图上以其本身图形来区分,以名称注记的字体、字级来辅助表示,如粗等线体(黑体)、中等线体、细等线体分别表示城市、集镇和村庄。
特殊居民地如窑洞、蒙古包、工棚等,在地图上以黑色定位点状符号来表示。
3.建筑物质量特征
地图上根据不同比例尺,用依比例、半依比例、不依比例符号和填充晕线、颜色等方法,尽可能详尽地表示建筑物的质量特征。如在大于等于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上,用依比例、半依比例和不依比例的黑块符号表示普通房屋。在大于等于1∶5万比例尺地形图上,用依比例交叉晕线符号或不依比例记号符号表示有方位意义的突出房屋;用依比例细廓线交叉晕线符号表示1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区;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上不区分建筑物质量,全部用街区黑块表示。1∶50万、1∶100万地形图以及更小比例尺普通地图上,除主要城市用填绘晕线或颜色的概略轮廓图形表示外,其他居民地均用圈形符号来表示。
4.居民地行政等级及人口数
地图上居民地行政等级可用地名注记的字体、字级来表示,也用居民地圈形符号形状、尺寸变化来表示(小比例尺图常用),亦用名称注记下方加绘辅助线来区分。
地图上居民地人口数多是采用名称注记字体、字级或圈形符号形状、大小变化来表示。
二、交通线
交通线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要素。它包括陆地交通、水上交通和管线运输等。普通地图上主要用(半依比例)线状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注记表示交通线的分布、类型和等级、形态特征、通行状况等。
1.铁路
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铁路用黑白相间的黑色线状符号表示:复线铁路符号加双竖线,窄轨铁路符号变细,建筑中的铁路符号无黑节。小比例尺地图上铁路多采用黑色实线和虚线符号(建筑中)表示。
2.公路
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公路用半依比例平行双线符号表示,用尺寸、颜色和说明注记表示公路类别及等级,还用不同符号表示路堤、路堑、涵洞、隧道等道路附属设施。公路符号中的说明注记表示公路技术等级,如“0、1、2、3、4、9”等代码分别表示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包括专用公路)。
小比例尺地图上,仅以粗、细实线颜色符号表示主要、次要公路。
3.其他道路
其他道路是指公路级别以下的机耕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时令路等,在地形图上分别用黑色的粗实线、粗虚线、短虚线和点线表示。
小比例尺地图上,其他道路仅以粗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大路、小路。
4.水上交通
分为江河航线和海洋航线。
地图上多用带箭头短线表明河流通航起讫点等;小比例尺图上有时还标明定期、不定期通航河段。
海洋航线仅在小比例尺地图上表示,用点状符号表示航线港口位置,用蓝色虚线表示航线。
5.管线运输
主要包括运输管道、高压线路和通讯线路。
运输管道用小圆加直线符号表示,用说明注记表明其性质,如“水、油、气”
分明表示输水、输油、输气管道。目前我国地形图上仅表示地面上的管道。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高压线路用点加带箭头的直线状符号表示,有方位意义的电线杆要绘出其位置。
通讯线路用点和直线符号表示,一般仅绘出主要线路,同时要显示有方位作用的电线杆。
三、境界线
境界线是区域范围的分界线,包括政区界和其他地域界,在图上用不同粗细的短虚线结合不同大小的点线,反映出境界线的等级、位置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国界是表示国家领土归属的界线。国界的表示必须根据国家正式签订的边界条约或边界议定书及其附图,按实地位置在图上准确绘出,并在出版前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批准后方能印刷出版。我国地图上的国界用工字型短粗线加点的连续线状符号表示,未定界仅用粗虚线表示。当国界以河流或其他线状地物中心线为界,且该地物为单线符号时,国界要沿地物两侧间断交错绘出,每段绘3—4节。
省、自治区、直辖市界用一短线、两点的连续线显示;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界用两短线、一点的连续线表示;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用一短线、一点的连续线表示;自然保护区界用带齿的虚线符号表示。
四、独立地物
独立地物是指地面上独立存在且具有一定方位作用的重要地物,在地图常以不同形状的点状符号表示其分布、类别及性质。